。
直到多年后才因一起宫妃身亡意外攀牵出前尘往事,从一位白头宫女的口中得知婉贵人是被人陷害的,想起昔日恩爱的先帝下令彻查,这才水落石出,还她清白。
当时皇后未有子嗣,为了弥补婉贵人平白受死的冤屈,因此将婉贵人之子,也就是当今圣上记在皇后名下。
那时候德妃、淑妃、贤妃各有一子,对此大感忿然,唯恐位分低于她们的婉贵人之子仗皇后之势登上九龙宝座,为了替自个儿的皇子铺路,她们联合其家族势力上奏先帝请立太子。
帝王家事却被一群前朝臣子、后宫嫔妃拱上朝堂,先帝怎会不恼不怒,他的臣子、他的妃子不思为国分忧,苦其上位者的不易,反而在他为国事纷扰之际生事,加重他为君者的负累,实难宽恕。
先帝一怒,当下立了昌平帝为太子,诏告四方。
纵使已是陈年往事,对痛失生母的昌平帝而言,嫔妃斗争他向来深恶痛绝,而巫觋一事更是难以容忍,他能睁一眼、闭一眼的容许后宫女子偶尔为之的小奸小恶,为争帝宠所使的小手段,但是诅咒之术绝对不允许,必须杜绝。
她住的洛辰宫起出插满三寸银针的草编人偶,此事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也注定她的殒落,不管她是否是皇上最宠爱的女人,使出这毒计的人根本没想要她活命,更连带地拔起她身后的势力,斩草除根,以免留下后患。
所以在一波的搜查中,洛辰宫中又找出几封笔迹模仿得唯妙唯肖的“家书”,信里督促着蕙妃尽快怀上皇子,好母凭子贵上位,要她暗中在皇上的饮食中下令人日渐衰败的微毒。
季明蕙百口莫辩,因为是她身边伺候十余年的嬷嬷“亲口”招供,那位嬷嬷还是她从季府带入宫中的奶娘,是季府三代为仆的家生子,断无出卖主人的可能。
偏偏她就是被自己人捅了一刀,这宛如从她心口刨下一块肉,她痛心到流不出泪,怔忡地望着指证她的嬷嬷,那种遭背叛的伤心比受人诬陷还悲痛。
“母妃,薇儿腿儿细,不怕痛,我跑得很快,大皇姊、二皇姊都跑不过我。”她们最无趣了,一说起玩就躲得老远,说什么日头大,怕晒黑了脸,还笑话她野得不像龙子龙女,活似没规矩的市井小民。
女儿的声音拉回她的思绪,季明蕙鼻头一酸,眼中泪光盈盈,“薇儿,以后不能唤母妃,要改口喊娘。”
“为什么?”陶于薇回到母亲身边,一脸不解的偏过头,模样可爱。
“因为娘和薇儿已经不是宫中贵人,而是靠双手吃饭的平民百姓。”今后她娘俩得自食其力,再没有锦衣玉食、宫婢无数,她们已是一贫如洗,得省吃俭用的小老百姓。
“靠双手吃饭饭……”细细的两道柳眉不能理解的颦起,她好奇地看着洁白如玉的小手。“春眠姑姑、皎月姑姑不喂薇儿吃饭吗?薇儿会肚子饿。”
“春眠姑姑、皎月姑姑她们……不在了,以后只剩下娘和薇儿相依为命了。”一提起从七、八岁就跟着她的侍女,悲从中来的季明蕙轻声低泣。
要不是皇上心软,念及多年情分,免去死刑,将她全家贬为庶民,逐出京城,只怕早已如洛辰宫死去的宫人一般,连收殓都不允就丢至城外十里处的乱葬岗。
伺候她的春眠、皎月、如云、玉真等人当晚就死了,隔没三日,洛辰宫的宫女、太监一个不存,浓重的血腥味顺风飘入无人服侍的宫中,一片死寂,再没有一丝人气。
“那父皇呢?薇儿想父皇了。”她吸着大拇指,眼眸清亮。
“你父皇他……他不跟我们在一起,娘犯了错,被你父皇赶出皇宫了,你只有娘了。”
在宫中成长的孩子,比一般孩童更敏感早熟,陶于薇美玉似的眸子眨了又眨,好像在思考。“唔,母妃……不,是娘,我知道了,父皇不要娘和薇儿了,父皇变坏人了。”她很慎重的下结论,一点也没有不再是金枝玉叶的难过,小小年纪头一回尝到什么叫人情冷暖。
“不是不要你了,是不要娘,你还是你父皇的孩子,只是……”皇宫内太过险恶了,处处是陷阱,她担心一个不测,女儿就没了,毕竟在宫里“夭折”的孩子多不可数,她不忍十月怀胎所生下的心头肉死于非命。
那些人会算计她,难道不会伤害她女儿吗?
人心最是难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她不能将唯一的女儿留在虎狼之地,无论如何也要带走。
所幸和她争宠的德贵妃是个心眼小、不能容人的人,不知在皇上耳边吹了什么枕头风,在自己离宫的当日,顺便奉送小包袱一枚——让玉牒上记名的三公主陶于薇也跟着已成庶民的生母季明蕙出宫。
“只是德贵妃娘娘不喜欢薇儿对不对,认为父皇只疼薇儿不疼二皇姊。”她讨厌笑得很假的德贵妃娘娘。
小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比大人还看得清人心的好坏,她的直言不讳让身为娘亲的季明蕙感慨万千——看来宫中无孩童,一出生个个是人精。
德贵妃是怕同样受宠的她争夺后位,才出狠手打趴她,她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