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强光射在眼皮上,迫使如卿不情愿的微睁双眸。“丫头,你醒啦?”如卿侧头,便见一四旬左右的妇人用慈祥的笑容迎接她。如卿不由对其心生好感,起身坐于炕头上,露出和善甜美的笑容,轻声问道“您是?”妇人解释道“我是这杨村土生土长的人,我姓杨,丫头叫我杨大嫂就行了。”如卿颔首,亲切的唤了声“杨大嫂”,杨大嫂听此,眼睛都眯成了月牙状。又道“丫头快躺下,我发现你的时候啊,你还晕在村口呢,当时可把我吓坏了,马上就把你给背回来了。我当家的是懂医的,家里开了个药铺,多亏他说你没事,休息休息就好了。我这心里的大石头也才放下了。对了,丫头,你叫什么名儿啊?怎么会晕在村口啊?”杨大嫂的伶牙俐齿惊到了如卿,她从未见过如此能说会道之人。温和回答道“我叫凤如卿。为楚国人士,此行为去燕国寻亲,不想中间发生了些波折,导致如今竟如此……”说着轻叹口气,杨大嫂同情的将她的葇荑握在自己粗糙的掌心,安抚道“丫头,把这儿当自己家,有大嫂在,没人敢欺负你。”如卿心头一暖。
“咕咕。”如卿俏脸一红,原来自己的肚子竟唱起了空城计。杨大嫂豪爽一笑道“瞧我都忘了,去给你做些吃食。”“不用如此麻烦,有现成的垫一垫就好。”“这怎么行,你身子这么虚弱,不好好补一下怎么行啊。”望着杨大嫂离去的背影,她心中填满了感恩,感谢上天总能让她遇到这些良善之人……
囫囵吞枣、狼吞虎咽的吃下这些粗粮后,如卿帮着杨大嫂将碗筷一一洗净,二人不时的谈笑风生,一个晌午就这样和乐的过去。
待到傍晚黄昏时分,一大一小的父子俩背着草药相伴归家,想来这便是杨大嫂的丈夫与儿子。晚膳同杨大嫂学了几手后的如卿越发对厨艺萌生兴趣,不住地缠着杨大嫂今后多多指点,杨大嫂只得点头叫是。
晚膳吃得分外开怀,让如卿有一种错觉,仿佛她回到了凤府,在与亲人和乐无比的吃着晚膳,就像从前一般。想着,碗中的饭菜渐渐咸了。杨大嫂见此,问道“呦,丫头。好端端吃着饭,怎么就哭了呢?”如卿拭干眼角残留的泪“无妨,只是想起已逝的亲人罢了。”那杨大嫂的丈夫似不爱说话,只与如卿闲聊几句后便寂静无声。
翌日,为感谢杨大嫂一家的救命之恩。如卿提议教她儿子杨礼读书识字。自己别的不说,这教书还是极有信心的。生在村里的孩子几乎是无法接受教育的,杨大嫂听见自己救了个教书女先生回来,心中大喜,当下便应允了。
只教书的第一天,不少杨村的孩子听到读书声,皆如饥似渴的听起了墙角。直至一男孩子爬墙偷听险些摔下,如卿方和气的将他们都请进来一并教书。
而后,如卿的学生愈来愈多,简直出乎她的意料。为此,杨村还专门搭建了一遮风挡雨的屋舍,以用来作为如卿的教书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