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年一到正月,村里村外就特别热闹,大家穿着新衣服和新鞋子,到亲朋好友们家里去拜年,那时候,我们小孩特别喜欢过年,因为不管去谁家里拜年,瓜子花生糖果之类的少不了,吃饭的时候,鸡鱼肉更少不了。
从初五之后,主要的亲戚家那些年都拜完了,而这时,耍狮子的、耍花灯的、耍龙灯的等节目就都出来了。
自然,艺人们不会白耍给大家看,不管耍到谁家里,都免不了要给红包钱,条件好的,给个七八块,条件不好的,给个一两块钱,实在太穷了的,也得一升米和几个化饼以及瓜子糖果之类的好东西打发人家。
一般从正月初十开始,这些节目过了之后,花鼓戏就大显身手了。
在那个年代,花鼓戏很受欢迎,什么【刘海砍樵】、【朱买臣卖柴】、【陈世美休妻】等等之类的节目,大家耳熟能详,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喜欢不过。
不过,花鼓戏虽然好看,但戏班子的演出费贵,一场演出费好几百块,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几百块,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人家吃国家粮的才只有两三百块钱一个月。
更甚的是,在那个年代,钱非常难挣,不像如今,除了做生意之外,到处可以打工挣钱,但在那个年代,除了吃国家粮的和少数做生意的之外,老百姓们几乎都靠养猪养鸡种田挣钱,除此之外,男人们偶尔去外面找两三个月的副业,挣个千把块钱左右。
所以,在那个年代,看花鼓戏,也算是奢侈消费了,每年正月初十之后,在两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年人的号召之下,大家筹钱请戏班子,请来之后,至于戏子们的吃住问题,村民们轮流解决,比如说今天这家,明天那家,后天又是另外一家。
不过,即便如此,看花鼓戏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周围附近戏班子就那么几个,而每年一到正月,每个村都会请戏班子,因此,就显得供不应求,所以,要想早看花鼓戏,就必须提前请,而且还要拉关系、说好话,这样,就可以尽早到村里来唱戏。
每年戏班子一到村里来的时候,村里就变得格外热闹,大人们会搬凳子早早占领有利的位置,然后炒些瓜子花生或者黄豆豌豆之类的零食,一边看戏一边吃。
对于孩子们来说,戏班子的到来,也堪称是一场盛宴,大家聚在一起打打闹闹,你追我赶,好不开心。
记得在以前,有一个邵东的女戏子很出名,这个女戏子长得比较漂亮,个子也较高,记得她的名字叫肖玉兰,当时还没嫁人。
肖玉兰之所以是名角,并不是因为漂亮,而是她的嗓音很好,唱戏时的姿势很好,而且每次唱到动情处的时候,会真的将眼泪哭出来,因此,圈粉成千上万。
自然,很多男人也是她的粉丝,尤其是一些素质低下的男人,免不了拿她讲浑话。
有一次,我家轮到招待戏子,正好那匹戏子中,肖玉兰也在里面。
母亲是她的铁杆粉丝,对于自己的偶像,母亲毫不吝啬,不但有酒有肉,还杀了鸭子,杀了条大草鱼。
肖玉兰的性格比较文静,在我家住的那一天,她不怎么乱说话,有空的时候喜欢看琼瑶小说,但她似乎很喜欢我,当然,在她眼里,我只是个孩子罢了。
在吃饭的前前后后,院子里一些老人也来了,这些老人都是肖玉兰的粉丝,她们簇拥着肖玉兰,对人家问这问那,后来不知道是谁,问着问着,竟然说想帮她做媒。
肖玉兰显得不好意思,委婉拒绝,说现在还不想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以找对象了。
不好意思,我现在真的没这个打算。
原来,偶像的父亲早逝,家里只有一个哑巴母亲和一个正在念书的弟弟,偶像还想多挣几年钱,等弟弟念完书之后,再找对象。
粉丝感到很惋惜,因为她给人家介绍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儿子。
自然,在我看来,这种惋惜倒也是在情理之中,只不过,我觉得有些像懒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感觉,在我眼里,娶肖玉兰这样的大美女,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不够资格,何况,当时帮她做媒的,是我一个堂奶奶,家庭条件连普通都算不上。
第二年,肖玉兰随着戏班子到我们村来演出的时候,又被安排在我堂婶家款待,在这种情况下,院子里的老年人粉丝们,又有机会可以近距离接触自己的偶像了。
但这一次,偶像显得特别闷闷不乐。
粉丝们觉得很奇怪。
我一个叔奶奶问她是怎么回事?今年好像没去年开心?
肖玉兰告诉大家,她的弟弟喝农药死了。
年纪轻轻的怎么会走绝路呢?
原来,肖玉兰的弟弟偷她的钱去跟同学们打牌,结果都输光了,肖玉兰知道之后,一气之下骂了弟弟,没想到弟弟想不开,喝农药自杀了。
肖玉兰说着说着,便伤心地哭了起来。
粉丝们赶紧劝她,其他几个戏子也赶紧劝她。
可肖玉兰越哭越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