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渊远流长。农历除一年一度,人们津津乐道的过大年之外,还有两个重要节日:一是中秋节;一是端午节。这里的人们通称五月节和八月节。这两个传统的节日,由来已久。中秋节的源由,史书上没有详尽记载。富有想像力的文人说是庆丰收。中秋之夜,人们供上月饼、西瓜、敬天赏月。既是庆丰收,应该首先敬奉对丰收功不可没的太阳。月亮往往引人伤感情、动情、没有喜庆像征。庆丰收之说,未免牵强附会。有一种说法,民间广泛流传。说是朱元璋定于八月十五日起事。月饼里藏传单,通过送月饼,发送传单。可是,有学者说,此传说晚清方见史料,不足以证明传说的确切。
历史的长河,悠悠岁月。有的节日是在漫长的时日中逐步演变而来,不一定非得追根溯源。贴个标签,加点政治色彩,掺杂点神话故事。
相传2000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汩罗江。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五月五日订为端午节。然而,2000年后的北大荒人,几乎没人知道屈原为何许人?当然,也不会对天南地北的楚国大夫有什么感情。他们端午不泛龙舟,也不向江河投放粽子,更没有凭吊那位圣贤的迹象。完全是派喜庆欢乐的景象。五月节,不比过大年。但是,最能体现民风民俗的节日。五月初一,人们就开始到野外采集药草,一年备用。那时化学制剂的西药,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端午,人们黎明即起,到野外活动,采摘艾蒿、防风荆芥之类。风艾蒿水洗脸,把艾蒿挂在门旁,说是防蚊子。家家户户房檐上插上青枝绿叶的树枝。树枝上栓挂五彩缤纷的纸葫芦。传说端午这天,太阳冒红前,药王爷下凡撒药,直接把药投放到葫芦里。千百年来,年年如此。人们还不知道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端午节吃荷包蛋,包饺子,也是一个重要内容。早先,有些人还要喝雄黄酒。据说雄黄酒店防五毒。(蛇、蜘蛛、蝎子、蜈蚣、壁虎)雄黄酒的作用耐人寻味。传说白娘子喝雄黄酒现了原形,吓死许仙。那是神话。没那么严重吧!充其量也不过是节日气氛中,增添一点情趣而已。近年来说是雄黄酒有毒,很少有人再喝雄黄酒。白酒、啤酒、葡萄酒取代了雄黄酒。甚之,节日无酒不成席。青少年感兴趣的不是吃喝的酒文化,而是闺房中姑娘的扎花、刺绣的技艺,那些巧夺天工的、栩栩如生的小玩艺。五月节,手腕系五色线,戴香荷包。香荷包是寸许的小口袋,多用绸缎做成。里边装的是香草,有条件的加点冰片、薄荷之类,有钱人家加少许麝香。还要配有彩色的丝穗,和用丝绸制作的云豆粒大的荷包花,酷似荷叶上趴着的小绿蛤蟆。玩艺虽小,最能表现出姑娘针线活的技艺。往往是姑娘送给小伙子的定情之物。小翠一定要让小八路端午节戴上一个漂亮的香荷包。即使他回到部队,也让班里的小战士争相抢看,谁家的姑娘妙手生花。
小翠的心情特别好,头一次以主妇身份过节。她要把小屋子装扮得焕然一新,把小八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前几天傻子就吵嚷着让干姐给他做香荷包。她要首先把这个唯一的保护神安顿好。粗针大线地做了一大堆小玩艺,布娃娃、棉猴子,用丝线缠绕的花花溜溜的三角形粽子。还有用布做的小红辣椒,苘麻扎的榆树叶大小的小条帚。又做一双新鞋。傻子不等过节,老早就穿上新鞋,戴上这些花里胡哨的玩艺,他很高兴。他觉得很带劲,这才像过节。
烧香引来鬼,三瘸子也叫小翠给他做鞋,过节穿。三瘸子两只脚不一般大,买的鞋不合适。毕竟是一家之长,小翠得给他面子。不得不在节前把鞋给他做好。时间不够用,就得开夜车了。细活白天做,晚间纳鞋底。小翠坐在木头墩上,对着锅台上的豆油灯,一针一线的纳鞋底,小八路坐在炕上催她睡觉。小翠说:“今晚要不把鞋底纳完,是不能睡觉的。”小八路说:“实在忙不过来,我那个荷包就做了。”小翠说:“过节必须给你绣个小荷包。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小八路说:“荷包可以不绣。饭不能不吃,觉不能不睡!”小翠说:“你先睡吧!过一会我就睡。”
小八路一觉醒来,睁眼看看,小翠还在豆油灯旁,不紧不慢地纳鞋底。小八路下地扯着小翠的胳膊往炕上拉。这回轮到他求她了。
“我看你今天夜间,还要打通宵!”小八路说。
“你猴急啥?还能天天不缺勤。”小翠说。
“可惜!你身体条件不容许我满勤!”小八路说。
小八路推推拥拥,好不容易把小翠哄到炕上。
一唱雄鸡天下白。小八路掀起挡门的草帘子,已经大天实亮的了。
位于祖国东北部的松花江岸。这里先于全国各地,最早迎来曙光。初夏这里凌晨三点就亮天。
雄鸡连台叫声,狗咬声,羊羔咩!咩叫声,交织在一起。惊动了小八路脑海中的兴奋点。他怎么也不起劲。
不来电,短路了,灭火了。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