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像是一个说书艺人,抑扬顿挫,一字一板的又讲起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各霸一方,战乱连年不休。隋朝的大将王世充拥兵东都洛阳,建国号为“郑”。而当时李渊李世民父子占据太原,双方的交兵就不可避免。太原起兵之初,李渊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 唐朝在统一的大业中,李世民是第一战将。他南杀北战,征服了各路势力。后来,在角廘中原时,和郑国皇帝王世充的侄儿王仁则对垒,进攻一度失利,被王仁则打得溃不成军,落花流水。
李世民在突围时被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擒获,关押在洛阳城。李渊的三子李元吉率兵来解救,也被打败。此时王世充为了扩大影响和建立军事优势,在占领的区域内强征土地,并且将当初有规模的少林寺的500亩土地也强加征用,引起少林寺的和尚强烈不满。为了寺庙的生存,当时的主持志操决定投靠名声不错的李渊父子。因此,志操率领昙宗为首的十三名僧人潜入洛阳城。
少林僧兵,起初只是一个为维护寺院不受社会战乱侵扰而建立的寺院武装组织,以“习武健身”为月标。隋末唐初,王世充命其侄王仁则为大将军,在柏谷屯设重兵建城池。以阻挡秦王李世民东进。武德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少林寺上座善护、寺院住持志操、都维那惠、寺僧昙宗、普惠、明篙、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僧满、僧丰等十三位僧人因不满王仁则侵占少林寺封地.便“率众以拒伪师”。于是,十三人扮成挑柴汉子,混在人群里,进人了洛阳。找到关押李世民的监狱以后.十三名僧人各逞神通,经过激烈搏斗把李世民从戒备森严的牢房里救了出来并把他送回了唐营。
李世民被救回唐营后,和王仁则重新开战。哪知道李世民箭伤未愈,在交战中又败下阵来。
李世民被王仁则一路追杀,逃至少林寺里。结果,被十三棍僧-------和尚所救。王仁则追至少林寺,要方丈交出李世民。方丈宁死不交。平日里,僧人们痛恨王仁则张扬拔横,欺压百姓,祸国殃民。赞叹李家父子替天行道。王仁则恼羞成怒,杀了方丈,放火烧了少林寺。那僧人被迫反抗,施展绝世武功,在少林寺内外与王仁则的军队血拼起来。后来,在少林寺僧人的帮助下,李世民搬来了救兵,反败为胜,杀了王仁则。李世民为了表彰少林寺僧人的功劳,派李安远持秦王教书,往少林寺宣慰。他登基以后,又对少林武僧大加封赏,赐少林寺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十三棍僧全部受到了封赏,昙宗封为大将军。这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由来。
明恋听了,也大加赞扬一番。
李世民做了皇帝,就修缮了这少林寺,赐给和尚更多的特权。洪峰讲完,抬头望了望少林山,仿佛沉寝于历史故事的长河里。
奥,怪不得少林寺建的这么辉煌,原来是救了唐王呀。明恋明白的说。
是啊。洪峰赞叹着说;你看,这塔林就是历史的见证。那些长眠于石塔之下的长老法师,都是为少林寺做出过贡献的人。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贡献,就为他们建造了这一座座石塔墓碑。
明恋听了,更感塔林的奥秘,沉醉于塔林之中。
这里是和尚的墓地。她的幽静,古朴,还有那安息在240个石塔下的历史僧人的骸骨,构成了塔林的动人和神秘。在蔚蓝的苍穹下,在绿色群山的背景下,在深山古寺的映照下,塔林如一首梵音,庄重,肃穆的旋律,让人陶醉不已。二人在塔林里静坐一会,洪峰道;明恋,你知道吗?这嵩山可是五岳之中风景最美丽的山呀。
五岳?那五岳?明恋不懈的望着他,期待着解答。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 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在这五岳之中,数嵩山风景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明恋听得入迷,无心欣赏群塔各不相同的造型,以及塔林上形态奇妍的浮雕,只是沐浴在塔林静穆的氛围之中。
看着那巍峨屹立,墓碑纵然的塔林;听着那潺潺的小河流水;望着那漂浮的白云,二人置身塔林,有入仙境一般,欣喜若狂的在里面奔跑起来。她们蹦啊,跳啊,好像一个七八岁的顽童,充满了欢声笑语。
洪峰逗弄着明恋,和她在塔林里捉迷藏。二人你追我藏,玩耍一阵,洪峰要大便,就说;明恋,你在此等候,我方便方便就来。
明恋应了声,便坐了下来。今天她有些累,感到力不从心。但她被一种欢欣鼓舞着,心里充满着一种少有的快乐感。
谁知一等再等,不见洪峰回来。眼看太阳就要落下山来,她心急如焚。心想,这是咋回事?莫非又遇上了那个歹徒?想到火车上碰到的那个小偷,更使她为洪峰捏着一把汗,增加了牵挂担忧之情。
她在心里暗暗的骂道;贼子,你个丧尽天良的东西,千刀万剐也解不了我的心头之恨。今天,你要敢把洪峰怎么了,老娘我就跟你拼了。她担心洪峰会出了什么意外,就在塔林四周寻找叫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