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得十几两银子吧?”蒙括还是不太确定,虽然他是一名工匠,但是因为蒙家是一个大家族,而且他又有官职在身,一直以来都是在研究怎么做出好东西,他想要用什么材料就几乎都是一句话就鞥得到的,所以这钱,他还真是
大约?十几两?谢苗儿虽然还不是很清楚这个时代的物价是怎么回事,但是她刚来董家不愿清醒的那段时间,偶尔也会听到董芸娘和谢福生说到钱的问题,所以多少也知道点这个时代的货币是怎么换算的。这个北月国的货币和她以前所知道的古代差不多,最小的货币是刀币,一千个刀币才能兑换到一两白银!
谢福生之前到镇上打散工,一个月也不过就只得二两银子左右!所以如果他们谢家要买一张轮椅,怕不是那么容易!
但是这些,谢苗儿不能明说,她想了想,说:“我想我问错问题了,换一个问题,您之前作为工部的工匠,一个月的俸禄是多少?”
“三十两。”这是换算得来的,朝廷的俸禄都是以米计算的,不过他们大多都是直接换成银两。
三十两?这是问到公务员中的高层了。谢苗儿忍不住吐了吐舌头,说:“呃,我想我是问错人了!舅舅,您、得,问您更加说不清楚了!”
问董惠康也等于白问,那她该怎么说呢?
董惠康被谢苗儿那鄙视的眼神给郁闷到了,忙说:“我怎么就说不清楚了?我告诉你,我以前可是掌管着董家染坊和布庄的,我怎么会不知道市价呢?”
谢苗儿在赏他一个白眼,说:“您也知道说是以前了,我请问您是否知道现在外面的物价是什么个情况?大米多少钱一斗?面粉又是什么价钱?猪肉多少钱一斤?青菜是什么价格?普通布匹多少钱一尺?”
“这、我、我······”这些问题董惠康是一个也回答不上。
“不知道了吧?行了,其实也不用知道这么详细的了,你们只需要告诉我这官造的东西是不是比民造的要贵?贵得离不离谱?”不知不觉中,谢苗儿把她现代女强人的一面表露了出来。
蒙括眉头微皱,回答说:“这个不好说,不过一般来说官造的确是比民造的要贵上许多!”
官造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它代表了质量和一种地位。
谢苗儿早就猜到会是这样的答案,所以并无意外,毕竟古代和现代不同,“呵呵,既然这样,如果蒙叔叔您是一心为民造福的话,这轮椅的图纸您还是不要交上去的好。”
“怎么说?”这蒙括就不解了,他还以为谢苗儿是打算叫他交由朝廷呢!
谢苗儿轻笑一声,细细地说:“实话跟您说吧,如果这轮椅要十多两一张,董家买得起,但我们谢家可买不起!而这北月国更多的是像我们谢家这样的普通老百姓,甚至还有更多不如我们谢家的穷苦老百姓!这图纸要是交上去了,得益只是朝廷和大部分有钱人家,但是有钱人家需要用到这轮椅的人相对而言少之又少!就比如说,征战吧,那些权贵的孩子需要上战场吗?如果这图纸留在蒙家,你们可以在这轮椅的材料商做文章啊,给轮椅分为三六九等,用卖给有钱人家的轮椅赚的钱,贴补到普通轮椅上面,这样天下有需要用到轮椅的穷苦人家都可以买得起了!而你们蒙家既得了名声又不至于亏本,多好啊?”
换句话说,这图纸如果交给朝廷,蒙括只是得到朝廷的一道圣旨的嘉奖而已,可若是留在蒙家由他们蒙氏一族去做,那得到的就是天下人的称赞了。
谢苗儿的这番话对蒙括和董惠康二人来说,简直比她拿出那图纸时还要让他们更震撼和惊讶!
“苗儿,既然你不想做蒙叔叔的义女,那做蒙叔叔的儿媳妇可好?”许久之后,蒙括才说了这么一句话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