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千然打算送自己一副对联,上联书“神机妙算”,下联书“铁口直断”,横批——“半仙”。
雨依旧下个不停,林千然刚把家里的储备物资准备妥当没几天,哗啦啦的雨水就往青阳城里灌了进来,流花河的水位已经暴涨,周边的民居都被淹没,幸而居民们已经被知府提前转移,才免遭屠难。
雨水倒灌,城里的排水系统不到位,整个青阳城便真的像下饺子一般被泡上了,位置低的人家都没能幸免。
及时转移了的人家看到这番场景,不觉都十分庆幸,深感府尹大人实在是神机妙算。
林家地势较高,又远离流花河,自然是安全的,至少暂时是这般。
但是,若是这雨还一直这般下下去,那一切就都不好说了。
因为有了林千攸和府尹大人的未雨绸缪,青阳城目前为止所受到的损失是最小的,就算河水已经把位势低的房屋冲毁,但是人员也都提前转移,目前为止,还未听到有人员的伤亡。
林千攸主外,每日到府衙,与贾大华带着手下时时查探水势,若是发现水势涨得太快,便及时安排民众撤离,他们的到来也大大地安抚了民心。
林千然主内,每日在府中安排他们适当消耗存粮,当然,林千然也不会制造出过于紧张吝啬的氛围,每一顿的搭配也只是比往日少了那么一两道菜,每个人都能吃饱喝足,只是现在不允许有剩饭剩菜。
到了这个时候,林府的下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之前林千然的这些存粮举动有多么明智。
林千然把府里的人都安抚得很好,一颗心却总是忍不住挂在林千攸的身上,他日日外出查看灾情,看着这暴雨一直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他整个人也都没有纾解过眉头。
若是雨一直这般下下去,青阳城迟早要被淹没。而要让这些民众免于受灾,唯有尽数迁出,可是这般大的工程,谈何容易?
早在雨势愈大,有难遏之势之时,林千攸便已经向朝廷传了奏报,希望朝廷能快些派出人手,但凡是真的有溃堤之势,便能及时把民众转移出去。
林千攸暗暗估算着,若是这雨再以这样的强度下上十天,那么,他也要把千然转移走了。
林千然自己心里也在暗自盘算着,若是雨再继续这样下,她就要考虑怎么把哥哥拉上一起撤了。
好在,老天爷总算是怀着仁慈的念头,没有真的想让他们青阳城就这样被淹没了,雨慢慢变小了,虽然还是下个不停,但是终究是没有了之前那般来势汹汹之态。
林千攸和贾大华还是不敢放松,时时派人查探水位,一旦发现水位重新上涨,他们便马上进入到紧急预备状态。
如此提心吊胆,十余日之后,青阳城的水势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大家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贾大华接到手下呈报的消息,整个青阳城在这次水灾中,死亡的人数仅有不上百人,而那些被冲毁的民房也都是空房,民众的经济损失更是可喜的少。
贾大华的嘴巴都快笑歪了,连连感谢林千攸对他的提点帮助。
但是很快,贾大华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一大批灾民涌向了青阳城,贾大华始料未及,根本没有拦住。
一时之间,外来的灾民把青阳城的街道都挤满,他们有些携家带口,有的孤身一人,有老有幼,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饥肠辘辘。
他们来自周围的几个县城,那些县城的府尹并没有青阳城这般幸运,有这么一对未卜先知的兄妹,做了这么未雨绸缪的准备,大雨一来,大家都怀着侥幸的心理,心道,过不了几天就会好了,过几天,雨就会停了。
但是,他们等到雨变小的时候,已经尽力了可怕的事情。
汹涌的雨水倒灌到城区之内,把他们的房屋尽数淹没,把他们的财产卷走,甚至,把他们的家人都一并带走了。
江南这般多郡城,独独青阳城一片大好,百姓个个备着大量储量,从容应对。
灾民们听到这样的消息,便一股脑地涌了进来。
这样的局面把贾大华急得焦头烂额,灾民已经进来青阳城,而且在此盘踞之势,他根本不敢直接粗暴地把这些灾民赶走,再说,他也没有这个兵力驱逐灾民。
青阳城的居民们都紧闭家门,自扫门前雪,只求守着自己的存粮自保,是万万不敢开门接纳那些灾民。
林千然听得外面的情形,也忍不住一阵心惊,但是她也并非圣母,她也什么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也便是如同大多数百姓那般,关上门,自己保命。
说她冷血也好,无情也罢,她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有多大的脑袋,戴多大的帽子。
她并非不想做什么乐善布施的功德人,只是,她压根就没有这个能力。
现在,府衙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安抚他们,不让他们发生暴动,等待朝廷赈灾粮款到来。
林千攸也是这般打算的,贾大华焦头烂额全无主意之时,林千攸与之商议了一番,决定开仓放粮。